精彩回顾陆教授周二见MDT会议20
白癜风皮肤病专科医院 http://m.39.net/pf/a_7230180.html

年07月28日,由医者纵横多学科平台承办的陆教授周二见MDT会议如期举行。会议借助医者纵横网络会议平台在上海、广东、天津和河南联动同步直播进行,特邀嘉宾分别是主会场的上海医院陆舜教授团队,分医院杨衿记教授团队、医院黄鼎智教授医院何振教授团队。

本次会议共讨论了三个精彩病例,下面和小编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病例1医院

小细胞肺癌一线Atezolizumab+化疗

(视频00:02:28)

第一个病例是由医院杨衿记教授团队的黄婕教授分享的一例主诉“反复咳嗽2月”的71岁男性患者,吸烟50包年,PS=1分,余无特殊。具体诊疗过程如下:

●病史介绍

PET/CT:左肺上叶肿块,区域多组增大淋巴结,考虑中央型肺癌并区域淋巴结转移,左肺上叶阻塞性肺炎;左侧少许胸腔积液。

肺穿刺病理示:小细胞肺癌;

胸水;见较多间皮细胞,未见明确癌细胞;

基因检测:二代测序(基因):MET第2外显子突变;TMB:7.5个突变/Mb(前38%);PD-L1(-);MET(-,IHC)。

●诊断

左上肺小细胞癌cT4N3M0IIIC期8th

●治疗经过

-8-11开始予第一周期Atezolizumab+化疗

后续治疗:患者接受二线2周期化疗,脑转移症状加重;随后行全脑放疗,PTV30Gy/10F;PFS=3月。

三线:安罗替尼;OS:21个月。

●病史小结

71岁男性,吸烟50包年,PS=1分,年7月初诊:左上肺小细胞癌cT4N3M0IIIC期;

一线:EP+Atezo4周期,单药Atezo维持12周期,PFS1=9.2m;PFS2=5.3m,患者生活质量高

OS21个月

医院

本病例讨论点:

1.胸部放疗能否1+12?时机?毒副作用?

2.缓慢进展时,尽早完善PET/CT,尽早干预?如联合放疗或安罗替尼?

3.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的biomarkers?

专家观点概要

在陆舜教授的带领下,医院杨衿记教授团队、医院黄鼎智教授医院何振教授团队以及上海医院艾星浩教授等均发表了自己的宝贵意见。

1.该患者原发病灶的肿块大,基线情况而言,可能一个放疗无法包括在内。对小细胞癌症患者,化疗敏感,在化疗后肿瘤负荷缩小,而有放疗的机会。该患者是按照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处理,一线联合化疗的策略进行中,建议早一点加入化疗。

2.缓慢进展时,应该尽早完善PET/CT,尽早干预。联合放疗或安罗替尼应该根据PET/CT评估的肿瘤负荷情况进行选择,如果结果是靶病灶局部进展,引流区域淋巴结无明显摄取活性的话,建议联合局部立体定向放疗。

3.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的biomarkers还需要更多基础研究。

病例2医院

阿替利珠单抗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例

(视频00:55:24)

第二个病例是由医院黄鼎智教授团队的孟昭婷教授分享的一例主诉“胸痛伴咳嗽1月余”的70岁男性患者,糖尿病史3年,血糖控制良好。无吸烟史,无家族史,ECOG评分1分。具体诊疗过程如下:

●入院检查

影像学检查:

.4.13头+胸+上腹强化CT:左肺上叶结节影(1.4*1.1cm),考虑周围型肺癌,伴纵隔及左肺门淋巴结转移(2.7*2.1cm);左顶叶及左小脑结节,考虑脑转移瘤。

.4.24头强化MR:左顶叶及左侧桥臂异常信号结节(较大者1.3*1.1cm),考虑脑转移瘤。

基线影像:

病理学检查:.4.27病理:(左侧肺针吸穿刺)小细胞癌;免疫组化:CK-pan(+),TTF-1(+),P40(-),Syn(+),CgA(+),CD56(+),Ki-67(>90%)。

●临床诊断

左肺癌

PS:小细胞癌

CS:T1bN2M1c(IVB期)

●治疗经过

症状改善:胸痛及咳嗽症状较前有所缓解

肿瘤标志物:

疗效评价:PR

●病史小结

70岁男性,无吸烟史,PS评分=1分,年4月初诊

左肺小细胞癌,脑转移(IVB期)

一线:Atezo+CE方案治疗4周期,疗效PR。脑转移放射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高。

医院

本病例讨论点:

1.IMPOWER研究化疗4周期,CASPIAN研究化疗6周期,该患者如未达CR,是否按照CASPIAN研究设计行6周期联合化疗?

2.如经过脑部射波刀或者胸部立体定向放疗之后,疗效达到CR,是否需行PCI?

5.MDT在小细胞肺癌诊疗的重要性。

专家观点概要

在陆舜教授的带领下,医院杨衿记教授团队、医院黄鼎智教授医院何振教授团队以及上海医院虞永峰教授等均发表了自己的宝贵意见。

总结观点如下:

1.目前没有循证医学证据证明6周期治疗就优于4周期治疗,在大多数情况下,建议4周期治疗后维持治疗。但如果患者在第一次评估后,在低3或4周期治疗中肿瘤负荷明显缩小,患者体力状况比较好的情况下,会进行6周期治疗后再进行维持治疗。

2.目前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免疫治疗是对脑部治疗有帮助的。如果患者在前期治疗发现免疫治疗后病灶有改善的情况下,推荐做立体定向放疗。对局限期患者而言,目前没有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可以去掉PCI,专家个人观点认为可以放弃该治疗。

病例3医院

阿替利珠单抗病例分享

(视频00:31:20)

第三个病例是由医院何振教授团队的杨森教授分享的一例主诉“痰中带血2周余,发热1周,发现左肺占位2天”的63岁男性患者,PS评分:1分。家族史、既往史无特殊。具体诊疗过程如下:

●病史介绍

现病史:2周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痰中带血,色暗红,少量,伴有纳差。7天前出现发热,最高39.5℃。给予抗炎治疗,效差。行CT检查(.8.19)提示:左肺占位。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医,在门诊拟诊断为“左肺占位待查”收入院。患者自患病以来精神状态一般,食欲食量较差,睡眠情况一般,体重减轻约3Kg,大便干结,小便正常。

超声检查(.08.23):双侧锁骨上下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胸、上腹CT检查(.08.23):1.左下肺门结节并左肺下叶不规则软组织影,肺癌?请结合支气管镜。(81*53mm);2.右肺下叶结节,恶性?(短径约8.7mm)。

头部MRI检查(.08.24):1.脑内MRI平扫+增强未见异常改变。2.筛窦炎。

全身骨显像检查(.09.13):骶尾骨,左右膝关节骨质代谢活跃病灶(考虑:退行性变)。

右肺下叶结节穿刺病理(.08.30):病理诊断:(右肺穿刺)鳞状细胞癌。免疫组化:CK+,CK5/6+,P40+,CK7-,TTF-1-,NapsinA-。

左肺下叶气管镜病理(.08.31):病理诊断:(左肺)鳞癌。建议做ALK、EGFR检测。免疫组化:P40+,CK5/6+,CK7-,NapsinA-,TTF-1+,Ki-67约70%。

EGFR基因检测结果(.09.05):

ALK融合蛋白检测结果(.09.06):ALK融合蛋白阴性

●临床诊断

原发性左肺鳞癌右肺转移cT4N2M1aIVA期

EGFR野生型;ALK融合蛋白阴性。

●治疗史

于.09.13,.10.09,.10.31,.11.22,.12.15,.01.10给予“紫杉醇+奈达铂+恩度”治疗6周期,最佳疗效评价为部分缓解。于.01.29,.02.21维持治疗2周期。

.03.21复查CT提示右肺中叶新发结节。

于.03.30—.04.08行右肺新发转移病灶放疗25GY/5F。

并于.03.26,.05.14,.06.06,.07.02,.07.26,.8.20,.09.12行“恩度”维持治疗7周期。

入组“一项观察ATEZOLIZUMAB(TECENTRIQ)对于经治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的III/IV期、单臂、多中心研究”的临床试验。给予“Atezolizumabmg”治疗27周期,期间定期复查,疗效评价为部分缓解;

●病史小结

医院

本病例讨论点:

1.原发性左肺鳞癌右肺转移cT4N2M1aIVA期患者一线治疗取得PR疗效后,右肺新发小结节如何处理?

2.右肺新发小结节SBRT处理后,右肺下叶多发结节增大如何处理?

3.二线PD-L1单药治疗,再次取得PR疗效,且获得长PFS。病情再次进展后如何处理?有何治疗方案可选择?

专家观点概要

在陆舜教授的带领下,医院杨衿记教授团队、医院黄鼎智教授团队以及上海医院艾星浩教授等均发表了自己的宝贵意见。

总结观点如下:

1.原发性左肺鳞癌右肺转移cT4N2M1aIVA期患者一线治疗取得PR疗效后,右肺新发小结节,放疗、同期放化疗、外科都可以考虑。

2.右肺新发小结节SBRT处理后,右肺下叶多发结节增大,仍属于寡病灶范围,建议使用放疗。

3.二线PD-L1单药治疗,再次取得PR疗效,且获得长PFS。病情再次进展后,需要进一步探讨是局部进展还是广泛进展,如果是广泛进展则需要进一步考虑免疫治疗等方案。

此次陆教授周二见肺癌网络MDT会议非常成功,在陆舜教授的带领下,来自上海、广东、天津和河南的医生们汇聚在一起,讨论了三个精彩病例,促进了肺癌诊疗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明确了治疗规范。通过各科室专家们思维的碰撞,不仅让线上的专家们受益匪浅,也解决了相关医生的临床实际问题,得到了线上线下参与直播的医生们的一致好评。

各位希望观看MDT直播的朋友们,可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bdnnq.com/sdxrbl/392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66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