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对健康确实有不少好处,唱歌既是艺术,其实也是一种运动方式。唱歌时口腔、舌头、声带以及声波的震动,对呼吸系统很有益处。专家们研究发现,歌曲的节拍能使胸部肌肉兴奋、肺部扩张、增加肺活量、呼吸加深加长,使支气管畅通。所以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病人,引吭高歌有阻止病情向肺气肿方向发展的作用。
不仅如此,投入演唱时的紧张感,与唱完后的放松感,不断反复有助于自律神经的平衡,同时还能防治高血压、调整肝机能和胃肠机能。此外,如果在唱歌的时候能练习用腹式呼吸,更可锻炼腹肌收缩,改善腰痛,还能达到减肥的效果。
方法不对伤声带不过,能掌握唱歌正确方法的人并不多,一般非专业人员,唱歌时不怎么会利用共鸣腔,发出的音量都通过喉咙,而且唱到高音或者唱得大声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地扯嗓子,这种唱歌的方法对声带是有损伤的。在正常情况下,人的声带每秒钟颤动约为50~次,唱歌时则高达80~次。持续不断地唱歌,会令声带黏膜充血、水肿,以致血管破裂、出血,引致急性声带炎,说话时便会声音嘶哑、喉咙痛,甚至有轻微呼吸困难。
此外,人的声带是分开前后两段的,在说话和唱歌的时候,声带前后1/3的交界处会发生摩擦,唱歌的声音越大、音域越高,这个地方的摩擦就越厉害,久而久之就会产生瘀血、纤维化,最后发展成慢性喉炎,如果不及时处理还会形成声带小结或者声带息肉。
正确发声四要点1.歌唱时把喉咙打开。打开和稳定喉咙,是歌唱基本功训练的核心,直接影响到声音的好坏。人们打哈欠时,口腔会自然、放松地打开,口腔内空间会增大。打开喉咙就像是在打哈欠,使咽喉张开,让气息自如地送出来。2.有气息支持。声音的形成是由气息运动和声带振动组成的。日常呼吸比较平稳,但歌唱时吸气很快,呼气很慢。唱歌时要有气息做支持点,把呼吸稳住,不但声音悦耳、强弱变化自如,而且能够增加肺活量,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3.合理运用好共鸣腔。人体的共鸣器官主要有胸腔、口腔和头腔。胸腔包括喉头以下的气管、支气管和整个肺部,唱低音时作用最大;口腔包括喉、咽腔,唱中音运用比较多;头腔包括鼻腔、上颌窦(口腔的上部)、额窦(位于筛窦前上方,额骨内外板之间)、蝶窦(位于脑颅底部、枕骨之前的蝶骨体内)等,主要运用在高音。运用好这些共鸣腔体,发出的声音就会变得圆润而丰满。
4.注意发好高音。对业余歌唱爱好者来说,就是发高音时要做到鼻腔共鸣或口腔共鸣。要做到鼻腔共鸣,关键是演唱过程中鼻腔始终保持通畅。从来没感受过用鼻腔共鸣的人,会出现头晕感觉。扫描北京白癜风北京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