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5会诊记录
年8月15日下午,医院肿瘤内科、病理科、胃肠外科、核医学科、放射科等专业的专家对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进行联合会诊,现分享一例病例。
姓名:粱某某性别:女年龄:65岁
主诉:消瘦1年余,确诊胃体神经内分泌瘤10天余
现病史:1年余前无诱因出现消瘦,体重减轻10kg,伴嗝逆,无返酸、烧心,无头痛、发热,无胸闷、胸痛,无腹痛、腹泻,医院行胃镜检查示(-06-25):胃体部神经内分泌肿瘤(类癌),慢性胃窦炎;免疫组化:CD56(弱+),CD68(-),CEA(-),CgA(+),CK20(-),CK7(部分弱+),CK8/18(+),Ki-67(+约1%),LCA(-),Syn(弱+),villin(-),未给予治疗。医院,病理会诊示(-07-06):符合神经内分泌肿瘤(G1)、(幽门)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肿瘤异常蛋白检测(-07-12):TAP.。CT(-07-13)示:1.胃体部局部增厚,请结合胃镜检查;2.肝小囊肿;3.双肾囊肿;4.双肾结石可能;5.子宫术后改变。胃镜(-07-13)示:1.食管正常;2.慢性红斑性胃窦炎;3.胃体多发隆起;活检病理示(-07-14):(胃体大弯1活检、胃体小弯2活检、胃体上段3活检、胃体大弯4活检)黏膜慢性炎,符合神经内分泌肿瘤。免疫组化示:活检1:CD56(+),CK(AE1/AE3)(+),Ki-67(约3%+);活检2:CD(-),CD56(+),CK(AE1/AE3)(+),DOG-1(-),Ki-67(约2%+),SYN(+);活检3:CD56(+),CK(AE1/AE3)(+),Ki-67(约1%+),SYN(+);活检4:CD56(+),CK(AE1/AE3)(+),Ki-67(约1%+),S-(-)。建议全胃切除。患者知悉我院有神经内分泌肿瘤多学科会诊后,遂至我院求诊。
辅助检查:
1.胃镜(-06-25外院)胃体粘膜多发扁平隆起,大小约0.4-0.7cm,表面充血,活检1块:胃窦粘膜红白相间,以红为主,幽门前区,幽门管粘膜散在片状鹅绒样改变,于幽门管活检1块。
2.病理提示:胃体部神经内分泌肿瘤(类癌),慢性胃窦炎;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D56(弱+),CD68(-),CEA(-),CgA(+),CK20(-),CK7(部分弱+),CK8/18(+),Ki-67(+约1%),LCA(-),Syn(弱+),villin(-)。
3.病理会诊(-07-06外院):符合神经内分泌肿瘤(G1),(幽门)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4.肿瘤异常蛋白检测(-07-12外院):凝聚物面积为..TAP异常/凝聚物较小,说明被检测者体内异常糖链蛋白含量异常,凝聚物较小。
5.腹部增强CT(-07-13外院):1.胃体部局部增厚,请结合胃镜检查;2.肝小囊肿;3.双肾囊肿;4.双肾结石可能;5.子宫术后改变。
6.彩色多普勒超声(-07-13外院):右侧锁骨下动脉起始处斑块形成。
7.MRI(-07-13外院):1.右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2.脑白质脱髓鞘;3.双侧下鼻甲肥大;双侧筛窦炎。4.脑MRA未见明显异常。
8.肠镜(-07-13外院):结肠及直肠所见粘膜无明显异常。
9.胃镜(-07-13外院):1.食管正常;2.慢性红斑性胃窦炎;3.胃体上段及下段可见散在4处大小约0.2-0.5cm息肉样隆起,表秒充血,分别于胃体下段大弯处取活检。
10.病理(-07-14外院):(胃体大弯1活检、胃体小弯2活检、胃体上段3活检、胃体大弯4活检)黏膜慢性炎,符合神经内分泌肿瘤。
胃体大弯1活检:黏膜慢性炎,间质中可见小片卵圆状细胞,免疫组化结果:CD56(+),CK(AE1/AE3)(+),Ki-67(约3%+);结合组织形态及免疫组化符合神经内分泌瘤(G2)。
胃体小弯2活检:黏膜慢性炎,间质中可见片状短梭形细胞,个别细胞核大深染,免疫组化结果:CD(-),CD56(+),CK(AE1/AE3)(+),DOG-1(-),Ki-67(约2%+),SYN(+);结合组织形态及免疫组化符合神经内分泌瘤(G1)。
胃体上段3活检:黏膜慢性炎,局灶间质中见短梭形细胞及个别核大细胞,免疫组化结果:CD56(+),CK(AE1/AE3)(+),Ki-67(约1%+),SYN(+);结合组织形态及免疫组化符合神经内分泌瘤(G1)。
胃体大弯4活检:黏膜慢性炎,间质中见片状短梭形细胞,个别细胞核稍大,免疫组化结果:CD56(+),CK(AE1/AE3)(+),Ki-67(约1%+),S-(-);结合组织形态及免疫组化符合神经内分泌瘤(G1)。
11.胃镜(-7-29我院):食管光滑,血管纹理清晰,蠕动好,贲门开闭自如,齿状线清晰。胃底、胃体粘膜平薄、粘膜下血管可透见,散在数枚息肉样扁平隆起,最大者直径约3mm,表面均充血,胃体部取活检1块;黏液湖清,胃角光滑锐利,胃窦粘膜红白相间、取活检1块。幽门圆,开闭自如。球腔及降段未见异常。诊断意见:食管正常,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神经内分泌肿瘤(1型?)
12.SPECT生长抑素受体扫描(-8-2我院):断层图像示:胃充盈可,胃体局部胃壁稍增厚放射性分布轻度浓聚。全身余部位未见明显放射性分布异常浓聚灶;诊断意见:胃体局部胃壁稍增厚99mTC-奥曲肽显像可疑阳性。
13.病理(-8-2我院):1.(胃窦活检)粘膜慢性炎;2.(胃体活检)神经
内分泌肿瘤,G2。免疫组化:CK(+),Syn(+),CD56(+),CgA(+),CEA(-),CK7(-),Ki-67(3%+)。
MDT会诊后意见:经我们MDT会诊后,该患者胃体大弯处活检免疫组化:Ki-67(3%+),目前诊断明确:胃体多发神经内分泌瘤,G2,临床分型1型。生长抑素受体扫描为阳性。可定期复查胃镜,密切观察随访;局部病变可行内镜下治疗;有关此患者后续治疗,会继续随访观察。
知识点:胃神经内分泌瘤的手术及药物治疗原则:
1、手术治疗:
1型g-NENs,1cm多发肿瘤,经活检证实后可以随访观察。对1cm的g-NENs,应当行EUS,根据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决定内镜下切除还是外科手术切除。对于T2或切缘阳性的患者,应根据患者状态和意愿,选择局部切除或胃大部切除。以切除胃窦或者SSA抑制胃泌素分泌为目的的治疗目前存在争议。存在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或者低分化(G3)的患者,应行根治性手术联合淋巴结清扫。2型g-NENs,仅需要行局部切除术。3型的G3和4型g-NENs,应当按照胃癌的处理模式进行手术及术后治疗。
2、药物治疗:
目前可用于GI-NENs的药物包括SSA、干扰素、依维莫司和化疗等;对于不同分级的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案应该不同。其中,对于肿瘤负荷相对较大的G1和G2患者,可以考虑替莫唑胺联合卡培他滨的化疗。对于中肠及后肠NETs,只有在标准治疗均失败后才考虑化疗。NECG3患者一般首选EP/IP方案,参见pNENs部分。对于无症状的、肿瘤负荷较低同时疾病稳定的NETs患者,可考虑每3-6个月进行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的密切随访,直至疾病明显进展。
---摘自CSCO神经内分泌肿瘤专家委员会GEPNEN共识(版)(终稿)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