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副主任:新型城镇化计划破城乡二元结构
国务院办公室19日上午举行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徐宪平在介绍《国家新型城镇化计划》基本情况时表示,新型城镇化计划强调制度改革,构成有利于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统筹推动人、地、钱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体制机制改革,逐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及城市内部二元结构。徐宪平指出,新型城镇化计划强调以人为本,有序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目前我国城镇人口有7.3亿人,其中包括着2亿多农民工及其家属。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但他们未能享受城镇居民待遇。计划提出,统筹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实行差别化落户政策,把有能力、有意愿并长时间在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通过实行居住证制度,使在城镇就业居住但未落户的常住人口享有相应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这是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最大的进步。新型城镇化计划强调四化同步,深入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工业化是发展的动力,农业现代化是发展的根基,信息化为发展注入新的元素和活力,城镇化是发展的载体和平台。"新四化"相辅相成,融会互动,从而有力推动现代化建设进程。徐宪平说,新型城镇化计划强调优化布局,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我国东部地区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3大城市群以2.8的国土面积集聚了18的人口,创造了36的国内生产总值,但目前生态环境压力、国际竞争压力加大,需要调解优化经济转型升级。在中西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地区,要培养发展若干新的城市群,如成渝、中原、长江中游、哈长等城市群。目前我国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已到达142个,其中1000万以上的有6个,万以上的有10个,一些特大城市范围与综合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加重,需要进行有效调控,通过加强综合交通络和信息络的连接,加强产业和公共资源布局引导,适当疏解转移特大城市经济功能,增强城市群内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经济人口集聚能力。在发挥中心城